所以“交通大学”的“交通”就是“交通部”的“交通”。
交大民国建校之初的 logo
但网上有人说,“上海交通大学”的“交通”是“天地交,万物通”的意思。
这个解释感觉很高大上啊,我查了一下,出自上海交大张杰校长在“2009中国传播学论坛暨第三届全球传播论坛”上的致辞。
我们都知道上海有所“复旦大学”,“复旦”两个字很有文化,出自《尚书》,原句为“日月光华、旦复旦兮”,意在自强不息,另外“复旦”还有恢复前身震旦学院之意,更包含复兴中华之意。
西湖边的光华复旦牌楼
可能张校长认为“交通”两字的起源(民国交通部)不够高大上吧,于是在《周易》中找到“天地交,万物通”这句话,作为“交通”二字的源头。感觉立马高大上了吧?
不过,网络上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:
一些人认为“交大”随着时代发展,校名自然应该匹配更宏大的叙事;另一些人认为张校长附庸风雅,牵强附会,脱离本源。
你怎么看呢?
说到“交通”的本意,很多人把它狭义地理解为交通警察的交通,既然“交警”的英文是 traffic police,那么为什么交通大学的交通不是 traffic university,而是 jiao tong?
这还是要回到“交大”的本源——“民国交通部”的“交通”。
我查了一下,民国交通部的其业务范围涵盖运输、邮政、气象、观光,以及部分的电信管理事务。
你看,这些部门各有各的翻译:
运输(transportation)
邮政(postal service)
气象(weather service)
观光(sightseeing)
电信(telecommunication)
合在一起的“交通”的概念,真的无法用一个英文单词来涵盖,用任何一个英文单词,只会缩小“交通”的含义,所以只能用“Jiao Tong ”这样的拼音来表述了。
这个就跟中国人民大学的“人民”翻译为“Renmin”,中央民族大学的“民族”翻译为“Minzu”一样:
当一个中文概念找不到英文对等词时,直接用拼音是最最优解,既能消除误解,又有一种“不明觉厉”的感觉。
再回到一开始的问题,为什么只有上海交通大学的Jiao Tong 中间有空格,而其他交通大学(除台湾那所)都是 Jiaotong?
这个网上还真没搜到答案,我猜想,或许上海交大想在所有交大中独领风骚?亦或是对标民国建校之初的英文校名——Chiao Tung(中间有空格)?
如果你知道答案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~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