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鼩是大象的“亲戚”?长长的鼻子,睡姿似小羚羊,进食像食蚁兽

象鼩是大象的“亲戚”?长长的鼻子,睡姿似小羚羊,进食像食蚁兽

科学家分析,它们很有可能从出现至今存活了约2300万年,就没有什么大变化,一直保留着这种模样,因而被称为“活化石”。

02体重不到2斤,有个细长而灵活的“象鼻子”

象鼩最为大家熟知的,只有圆耳象鼩和棕象鼩了,圆耳象鼩是象鼩品种中的最小个,约掌心大小;体形最大的巨象鼩,体型虽然只有小兔子大小,但在象鼩家族里已算大个子了。

《哺乳动物学》的研究报告称,象鼩体形娇小,体长一般15-58厘米,重约450-750克,不到2斤重。一条裸露无毛的细长尾巴,约为体长2/3,别小看这条长尾巴,它可以起到平衡作用。

象鼩头上一双大眼睛,有助于在夜间看清物体;牙齿尖利,但不具有切割功能;全身长满柔软的毛;拥有纤细的四肢和蹄子一样的足,后肢远长于前肢,脚趾外张,爪子锋利,抓树皮或岩石如履平地。

象鼩最出名的,当然是它那个细长而灵活的“象鼻子”。它的鼻子几乎占了头长的一半,看上去还真有些像象鼻。这个“象鼻子”很灵敏,能十分灵敏地感知气味、风向和振动。躲避敌人,追赶猎物,象鼩全靠它。

03营造十多处巢穴,睡姿酷似小羚羊

象鼩领地意识很强,都有自己的地盘,它们一般用臭腺来划分自己的领地。它们喜欢在自己的领地上挖掘浅坑,修建9-17个巢穴,但它们通常只使用其中的3-5个,其它的是用来迷惑天敌。

象鼩向来比较活跃,好像没安静过,昼夜都一样。不过,它们还是喜欢白天出来觅食,晚上用来睡觉。在睡眠习惯上,象鼩酷似小羚羊。它们像羚羊一样,一般用腿臀部蹲下在灌木从或浅坑中睡觉。

这家伙生性机警,很懂如何伪装和躲避危险,外界稍有风吹草动,它就会抱头鼠窜。而且行动敏捷,跑起来一点也不慢,研究人员曾测得它的奔跑速度最快可达28.8千米/小时。

在野外,象鼩似乎是猎鹰手到擒来的美食,也野狗追杀的对象。就连它们口中的蚂蚁很多时候也是象鼩可怕的敌人。如果在丛林中一不小心睡着了,那么蚂蚁大军在10分钟内就会让象鼩变成一堆白骨。

04林下营造一条复杂的道路系统,靠它来躲避敌人

其实,象鼩的生存的秘籍全都隐藏在小道中。它们在家附近一公顷的范围内的林下或者灌木丛里,营造了一个复杂的“路网系统”,这些无数条四通八达的小道,一直通到自己居住的“家”里。

《科学通报》杂志一篇文章中提到,除了睡觉,象鼩几乎花费了近一半的精力来清走枯枝败叶,清理出一条条通道来。当然,它还得把这些通道记在脑子里,形成一张路线网,以备危险时逃跑用。

当然,建设这些通道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维护,所以象鼩一生都在构建灌木丛中这个“路网系统”。几乎每天早上一起来,就在这些小路上巡逻,一边寻找昆虫的踪迹,一边修补通道。

这可不是无用功,当天敌袭来,这奇妙小径让象鼩远比其他草原小动物有更大的几率躲开天敌。在野外,正在觅食的象鼩如果看到鹰来袭击,会立马跑进灌木丛下,进入了自己建好的“路网系统”,以一种近乎疯狂的速度,沿着这条路径奔跑到自己“家”里。

这时的鹰也只好望鼩兴叹,但是也没法子,因为时隐时现的灌木丛挡住了鹰的视线,看来这次鹰又要饿肚子了。

05敢猎食蜈蚣与蝎子,进食方式与食蚁兽类似

象鼩不挑食,主要以昆虫为主,草蜢、甲虫、白蚁、蜘蛛、千足虫和蚯蚓常出现在它们菜单上。它的胆子大,还敢猎食蜈蚣、蝎子之类有毒的昆虫。不过你不用替它们担心,因为它们本身具有一定的抗毒能力。

如果没有足够的虫子,象鼩也不计较,会吃各种植物的茎叶、花朵、浆果以及种子等植物类食物,照样能填饱它们的肚子。

寻找猎物时,它们长鼻子这时派上了大用场,象鼩用修长灵活的口鼻在落叶中搜寻食物。一旦发现猎物,它就会用长鼻拨开覆盖的树叶,再用食蚁兽一样的长舌将食物舔到嘴里。

象鼩的进食方式与食蚁兽类似,都是用长舌头将昆虫卷入口中。当然,如果遇到体形大一点的猎物,比如蜈蚣,它们先用前脚把猎物固定在地上,然后再把头偏向一侧,用臼齿咀嚼,就像小狗啃骨头一样。

06遇到心仪对象,互相碰鼻子“定终身”

象鼩比较“专一”,终身实行比较严格的“一夫一妻制”。当有了另一半后,它们就成双成对守着自己的“自留地”,白头到老。

当然,它们的婚姻之路坎坷而有趣。到了发情季,雄性象鼩会离开自己的家,走在寻老婆的路上,一走就是几百千米,很多象鼩一辈子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对象。

当一只雌性象鼩出现时,雄性象鼩立马高兴起来,这时它会不停地在树干上摩擦尾部,散发出强烈的性腺气味,想吸引雌性象鼩的注意。

如果没一点兴趣,雌性象鼩就会走开;如果雌性象鼩正处于性成熟期,而且被雄性象鼩强烈的味道吸引,她就会用鼻子来碰雄性的鼻子。

碰完鼻子后,它俩就在林子里追逐嬉戏起来,你追我赶,好不热闹。过了一会儿,它俩就开始“婚礼”,雄性象鼩用树叶搭建一个新房,与新娘一起钻了进去,温柔地用长鼻子绕住对方。

第二天,雄性象鼩就带着自己的新娘,经历长途跋涉,回到了自己家里。雌性象鼩在迁徙途中一般已经怀孕了,回家后,就待在家里很少出来。雄性象鼩就忙碌着寻找食物,为雌性象鼩源源不断地送吃的进洞穴里去。

07幼崽一落地就能奔跑,三两天的适应就能独立外出觅食

雌性象鼩的怀孕期约为40-60天,每次产1-3只幼崽,一年内可进行多次生育,有趣的是,象鼩幼崽一出生,身体已经发育完全,所以落地就睁开了眼睛,就像非洲羚羊的幼崽般能奔跑,只需要三两天的适应就能独立外出觅食了。

哺乳期仅两周左右。小象鼩的胃口很大,它始终都处于饥饿中,不停地要吃奶,这可累坏了象鼩父母。象鼩妈妈除了偶尔出外觅食外,几乎一直在洞穴里给幼崽喂奶。

别看象鼩虽小,但是其母性很强,很多时候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,象鼩妈妈都惨遭巨蜥的毒手。

当然,并非所有的象鼩是尽责的父母,有种象鼩会把幼仔扔在巢穴内后溜之大吉,有的雌性每天只有一次短暂的哺乳时间,其余时间都不在巢穴周围,做爸的更可恨,干脆就不来。

象鼩的代谢率非常高,这使得象鼩的生命周期相当短暂,大多数象鼩只能活2-5年。

结语

可悲的是,象鼩的爱情常常被人为破坏。由于人类对森林的无限制的采,象鼩长途跋涉的爱情道路,被支离破碎的森林截断,许多象鼩往往奔走数百千米也没能找到心仪的“对象”,有的客死异乡,有的伤心回到自己的领土,孤独终身。

雪灵谷动物实验室/出品

参考资料:哺乳动物学杂志、科学通报杂志、中国科学报、动物学、中国林业网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数据

指尖钱包客服电话是多少?指尖钱包客服电话介绍
探索潮流新途径:如何轻松下载Tumblr Android应用
vivoy55换个屏幕多少钱

友情链接